这个威风的副国级官员就这样落马了。就在判决的当场,陈希同没有表现出丝毫畏惧,甚至还口吐狂言。“你们爱怎么判就怎么判吧,就
这个威风的副国级官员就这样落马了。
就在判决的当场,陈希同没有表现出丝毫畏惧,甚至还口吐狂言。
“你们爱怎么判就怎么判吧,就算到监狱里了也可以过得很好。”
他就是副国级官员,陈希同。
他任职期间,收受额外赠礼高达五十五万元。
用国家财产建造别墅,前后花费了一百多万。
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核实,陈希同的犯罪行径被证实属实。
都已经落马了为什么还这么猖狂?一起去看看他的人生经历吧。
陈希同
1930年的四川小县城,天高云淡,田野沃野。
在这里,陈希同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过着优渥的生活。
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成为了一个聪明、勇敢、有追求的少年。
然而,这个时代并不平静。战火纷飞,局势动荡不定。
虽然陈家在县城也算是颇有家资,但他们也难以独善其身。
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希同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他希望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改变社会,帮助人民。
1948年,陈希同顺利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一年,十八岁的他第一次走进了偌大的北平城。
对于这个来自小县城的少年来说,这个城市仿佛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被城市的繁华所吸引,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
刚入学校不久,他就参加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
在这个组织中,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为民主事业奋斗。
他们一起发起了一些宣传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成为了校内的知名人士。
一年后,北平和平解放。
古城焕发了新颜,名字更是由北平变更为北京,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新气象。
这一年,陈希同也经历了人生的转折点。
在解放的东风中,他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他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于是,他毅然决定加入这个伟大的组织,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步入仕途
毕业后,陈希同短暂地在基层工作中历练,但他的野心早已超越了这个范畴。
他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目标——成为一名政治精英。
所以,他进入了市委办公室,迎来了他从政的时刻。
年仅23岁的他,凭借着优秀的学历和卓越的工作能力,一直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在政治圈中如鱼得水,风头无两,甚至在四十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坐上了北京市数一数二的高位。
陈希同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他也是一个自视颇高的人。
他总是大言不惭,喜欢说一些高调的话。
然而,他确实有一定的能力,这也是无法否认的。
在提拔年轻干部时,他主张老干部不应对新同志心怀芥蒂,而应该勇于培养“掘墓人”。
他认为,为了个人的后路而拒绝提拔那些敢想敢干的优秀青年,是对党的损失。这种行为必须予以杜绝。
陈希同对北京的绿化工作更是下了大功夫。
他不仅想让北京焕然一新,甚至经常跑到世界各国进行学习。
他提出了“不能只重发展不重维护”的口号。
他要求记者宣传园林工人的辛勤劳动,以此来引导群众爱护花草树木和尊重工人的劳动。
他还制定了《绿化法》,以此来维护北京的绿化发展。
陈希同的这些举措为北京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得到了人民的高度认可。
再后来,陈希同升任市长,成为当时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身边的“大红人”。
他还担任过奥运会的申办会主任,带领当时的国内人才进行2000年的奥运会申办项目。
这些经历让他的声望和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当时政坛上备受瞩目的重要人物。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自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与更多国家展开对外交流,这为陈希同接触到许多来访的代表提供了机会。
这些代表,来自各个国家,也会带来许多贵重的礼物,数额巨大,让人咂舌。
而陈希同,在这样的机会面前,却开始陷入贪污腐化的深渊。
起初,陈希同只是收受一些小礼物。
但是,这种不义之举很快演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他对权力和金钱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开始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无论是捞钱还是赚名声,他都毫不手软。
他开始收受贿赂,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友和自己牟取利益。
开始腐败
最初的一些贪欲让陈希同产生了一种心理侥幸,他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被人察觉。
于是,他开始大胆行事,利用自己的职权,从事着各种不正当的勾当,以谋取更多的私利。
而长期身居高位,让他过惯了那种奢靡享受的生活,也让他变得愈发的贪婪。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王宝森与陈希同两人臭味相投,又属于同一个利益集团,两人便勾结在一起,计划暗中挪用政府资金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他们的计划进展得异常顺利,很快就用北京的财政收入和上级拨款为自己修建了两座别墅,就在距离市区不远的地方,好方便两人享受。
别墅的豪华程度令人发指,光是建造和内部装修,就花费了三千多万元。
而每年的修缮和管理费用也高达数百万,这让人不禁惊叹他们的奢靡程度。
陈希同经常带着自己的情妇过去放纵享乐,日常的花销也不在少数。
每次回到城里,他总是带着一副得意的表情,仿佛他拥有了整个世界。
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些豪华别墅将成为他官场生涯的严重污点,最终导致他身败名裂。
陈希同的奢靡享乐并不仅仅局限于建造别墅,他的私生活同样讲究品质和高档次。
每当他要享受美食和美酒时,总是选择最顶级的餐厅和酒店。
有时,他还要邀请美女陪伴他享受这些奢华的待遇。
但这些挥霍的资金并非来自于自己的薪水,而是私自挪用的公款。
调查显示,陈希同吃喝玩乐前后花费了一百多万公款。
而且陈希同还在工作上以专制著称,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更加喜欢为自己建立政绩。
在1994年,他提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政策,让整个北京城为之震动。
这个政策,就是卖北京户口。只要交纳一定额度的“扩容费”,外地人就可以顺利拿到北京户口。
这个政策并不是陈希同首创,早在他之前其他地区都曾实施过。
但是,陈希同想要利用这个政策来解决北京市严峻的人口问题,同时也为自己积攒政绩。
然而,这个政策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最终导致了无法实施。
陈希同的这个政策遭到了上级严厉批评,因为他没有考虑到这个政策可能会引发的社会问题,而只是单纯地想要为自己积攒政绩。
他的这个政策,最终也只能作为一个“未竟之业”而留在历史的尘埃里。
好色之徒
陈希同是一个充满野心、好色、虚荣的人。
在他的任职期间,他和多名女性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
而陈希同和王宝森,两个人的年龄相差不大,只有五岁,但在社交圈中的地位却天差地别。
每次见面,王宝森总是谦恭地称呼他为“陈哥”,希望能够拉近两人的关系。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亲近并不能掩盖事实:陈希同比王宝森更加富有,甚至可以说是阔绰无比。
王宝森心知肚明,这样的表面奉承是完全没有用的。
但是,王宝森听说陈希同喜欢女人,于是在某个夜晚,他决定采取行动。
他把自己的手下何平带到了陈希同的酒局上,希望能够引起他的注意。
当陈希同看到这个精明能干的年轻人时,他马上被吸引住了。
王宝森见状,便把何平送给了陈希同,希望能够讨得他的欢心。
从此以后,王宝森不断地为陈希同提供女人,希望能够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关系。
落马
陈希同得知王宝森自杀的消息时,已经感到了不祥的预感。
他明白自己已经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主动提出辞职。
王宝森的自杀和陈希同的辞职,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轩然大波。
人们开始对陈希同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怀疑,纷纷议论他到底是清官、贪官还是昏官。
随着证据的属实和完善,中央决定立即逮捕陈希同,并开除他的党籍。
他被判处有期徒刑近二十年。
然而,就在监狱里度过余生的陈希同因病身亡,他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他那颠沛流离的一生。
结语
陈希同的故事告诉我们,反腐和反贪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更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社会风气的形成中,政治家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只有树立起廉洁从政的信仰,才能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好的前景。
同时,陈希同的故事也提醒我们,贪腐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败坏,也是对公权力的滥用。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政治家的积极引领,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公平和公开的治理。
TAG:政策,北平,政治,政绩